日期: 2020-09-28 媒体: 澎湃

今年的2月15日,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副教授Jason McLellan的团队率先获得了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进入人体的“钥匙”S蛋白的近原子结构;紧接着,西湖大学周强实验室首次解析出新冠病毒受体ACE2的全长结构。这些成果背后,都藏着一台生物结构领域的“火眼金睛”——冷冻电镜(Cryo-SEM)。

近日,生产这些冷冻电镜的全球最大的科学仪器制造商赛默飞世尔科技(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Inc., TMO)正式宣布,赛默飞中国制造中心苏州工厂成功扩建,揭幕了其在亚太地区的首条一次性生物工艺容器系列产品生产基地(下称“一次性技术生产基地”)以及中国创新中心苏州分部(下称“苏州创新中心”),还将引入高端空气质量检测分析仪器的生产线,进行环境颗粒物连续监测仪等仪器的本地化生产。

据赛默飞方面介绍,本次扩建总投资金额超1000万美元,新增厂区面积达13000多平方米。赛默飞中国区总裁艾礼德(Tony Acciarito)表示,“赛默飞持续看好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特别是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我们通过对苏州高新区的进一步投资,完善了赛默飞本地制造、本地研发的战略布局,从研发到生产制造去全流程地匹配并满足中国的生物制药合作伙伴在不同阶段的需求。未来,我们也将继续增资苏州提升产能,通过协同发展与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共同成长。”

在生物技术领域,“一次性使用”指的是在一次性使用后丢弃的物品或设备等,通常为塑料制品,由此构成所谓的一次性使用系统,而基于一次性使用系统的技术,被称为一次性使用技术(SUT)。上世纪90年代,一次性反应袋(BPC)在市场上的推出是一次性使用技术商业化的里程碑事件。

一次性使用技术被视为颠覆性地改变了生物技术工业生产的方式,和传统不锈钢设备相比,它具备可缩短产品上市时间、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品质等诸多优点。近年来,随着中国单克隆抗体药物市场的蓬勃发展,和更多抗体项目进入临床放大和生产阶段,中国生物制药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通道,越来越多公司也通过使用一次性技术将商品迅速推向规模化生产。

就生物制药而言,全球还是呈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而中国在追赶超越的方向上后劲力量足、跟进速度快。全球生物制药行业在2018年达到了1300亿美金的市场空间,而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市场,紧随美国之后。”艾礼德表示,“从客户基础的角度来讲,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中国本土企业正在崛起,他们在不断地开发创新的药物和创新的治疗方法。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当然需要先进的一次性使用技术,从临床前到临床,甚至到商业后期的扩容或者规模化量产层面。”

赛默飞一次性生物工艺容器系列产品生产基地。

此次新落成的一次性生物工艺容器系列产品生产基地是赛默飞在亚太地区第一个一次性技术生产基地,同时具备了一次性生物工艺容器、液体传输管件以及多支管生物工艺容器标准化产品和定制化产品的系统制造、组装和配送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此次一次性技术生产基地的落成,赛默飞主要目的为“能够更快地供给到我们的客户,在质量符合全球标准的前提之下,尽可能缩短我们给客户的交期。”至于前端腔体生产等环节,艾礼德表示,“我们对于质量和生产标准的达标必须是非常严谨的,我们希望能够既满足全球的市场,又满足我们本地市场的客户需求,因此我们的产品必须要达到全球标准。”

他补充道,“未来,我们也会在中国本地进行原材料采购,以及最终产品的生产,以符合全球标准的本土化生产来服务中国客户。在全球其他地方,我们都是按照这样的思路逐步去展开的。”

除生产端加码外,赛默飞中国创新中心也在持续扩张。赛默飞方面表示,自成立以来,赛默飞中国创新中心在中国经历了将近10年的发展,从最初的支持工厂生产、产品的改进优化,到现在的自主创新,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因地制宜的研发能力以及技术路线。“近年来,中国研发团队根据本土需求不断推陈出新,平均每年上市8个新产品,授权专利也逐年递增,累计专利数近100个。”

为进一步拓展其创新能力服务更多本土合作伙伴,新落成的苏州创新中心的办公研发环境占地约800平方米,配备有设施齐全的样品准备、化学分析实验室、室内和户外空气检测实验室、机电实验室等。据悉,未来三年内,苏州创新中心计划为新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持续配置完善核心研发团队,逐步建立健全苏州创新中心的研发和创新能力。

赛默飞是全球领先的科学服务公司,总部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年销售额超过250亿美元,在全球拥有超过75000名员工。赛默飞世尔科技进入中国发展已超过35年,在中国的总部设于上海,并在北京、广州、香港、成都、沈阳、西安、南京、武汉、昆明等地设立了分公司,员工人数约为5000名。公司产品主要包括分析仪器、实验室设备、试剂、耗材和软件等,提供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